“党史”学习教育参观活动
3月24日下午,在这莺飞草长的时节,伴着融融春风,中心第一党小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一行缓步而行,拾级而上,先后参观了宋庆龄故居、夏衍旧居和草婴书房,聆听着伟人们的故事,感触着动荡年代中有着坚定信念的文人志士为了理想孜孜不倦之奋斗精神,开始了一次具有思想教育意义和回顾悠久文化的党史学习活动。
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的上海宋庆龄故居。红瓦白墙的小洋房是宋庆龄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和大量文物。1949年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北上参加开国大典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制定国家各项大政方针。她经常在故居举行各种国务活动,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促进中外交往维护世界和平。她所创建的新中国妇幼文化福利事业和对外宣传刊物也是在这里酝酿、筹划的。
梧桐树下的足迹依旧在蔓延,大家又来到了乌鲁木齐南路178号,它是一座建于1932年的英式花园洋房,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著名戏剧家夏衍曾在这里居住。宽敞的门厅里立着夏衍的半身像,二楼的“隐蔽战线”展厅,展示了夏衍在上海参与“隐蔽战线”的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他的沉稳,他的认真深深感动了每一位聆听他故事的人,在时刻保持警惕的每一天,《风云儿女》《上海屋檐下》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电影剧本相继诞生,让大家感受到了这位革命党人非凡的人格魅力。
“留一块墓碑,不如建一个书房。”草婴书房就在夏衍旧居斜对面,草婴的半身像立在一楼的前廊,虽然草婴先生没有在此生活居住过,但这里却实现了他生前的心愿。被实景还原的书房、泛黄的翻译手稿、草婴先生生平大事记,慢下脚步静静感受那独一无二的“草婴精神”。 草婴书房通过“人道主义启蒙”、“中俄之桥”、“翻译之道”三部分主题,展示其翻译生涯的不懈追求,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对于俄罗斯文学的热情。
这次参观学习,让每个人内心振奋不已,既感慨于宋庆龄、夏衍和草婴的人生故事,更是习得了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精神力量。名人故居讲述的不仅仅是主人的故事,更是城市文化、城市历史和城市精神,深刻感悟到了来自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自信和上海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大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